研究生张谷硕、施雯婧参加第二十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

创建时间:  2025-09-26  郭琦   浏览次数:   返回

2025年7月19日至20日,第二十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中国人民大学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与北京社会建设研究基地共同主办,设1个主论坛和7个分论坛,涵盖“政府组织研究”“公共服务的组织过程”“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企业与经济组织”“基层社会治理”“数字与技术治理”等议题。来自全国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当前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关键组织现象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推进组织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研究生张谷硕在“基层社会治理(二)”分论坛中汇报论文《“身份整合”何以影响制度变迁——对A市B街道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历时性考察》。该研究深入探讨了个体行动者如何整合政治与职业身份的策略,以及这种身份整合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鲁宇和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徐延辉对张谷硕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评议专家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补充身份整合的具体细节,明确制度变迁的特征与维度,并结合“身份认同经济学”等理论深化个体身份选择与制度结构互动的分析框架。

2FC48

研究生施雯婧在“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分论坛汇报论文《“自主”的困境:对一个社会组织的追踪研究》。研究发现社会组织通过组织管理变革、灵活寻求关系、形成关系网络等方式动态生产也被迫减弱自主性。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侯利文教授对论文进行点评,建议施雯婧进一步厘清“自主”概念并加强分析框架的构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刘伟研究员则认为,可在学理层面深化分析,完善文献综述部分,并加强对核心变量选取依据的说明。

历经两天的深入交流与研讨,第二十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圆满落幕。本次工作坊为学界搭建了高质量的对话平台,有效促进了组织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创新。会议汇聚的真知灼见,不仅展现了当前研究的深度与活力,也为组织社会学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张谷硕、施雯婧


上一条:研究生王怡青参加陕西省社会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数字技术赋能与数智社会”分论坛

下一条:硕士研究生王堉庆参加2025年社会学年会“第九届农业社会学论坛:国家、农业与文明”分论坛


研究生张谷硕、施雯婧参加第二十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

创建时间:  2025-09-26  郭琦   浏览次数:   返回

2025年7月19日至20日,第二十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中国人民大学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与北京社会建设研究基地共同主办,设1个主论坛和7个分论坛,涵盖“政府组织研究”“公共服务的组织过程”“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企业与经济组织”“基层社会治理”“数字与技术治理”等议题。来自全国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当前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关键组织现象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推进组织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研究生张谷硕在“基层社会治理(二)”分论坛中汇报论文《“身份整合”何以影响制度变迁——对A市B街道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历时性考察》。该研究深入探讨了个体行动者如何整合政治与职业身份的策略,以及这种身份整合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鲁宇和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徐延辉对张谷硕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评议专家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补充身份整合的具体细节,明确制度变迁的特征与维度,并结合“身份认同经济学”等理论深化个体身份选择与制度结构互动的分析框架。

2FC48

研究生施雯婧在“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分论坛汇报论文《“自主”的困境:对一个社会组织的追踪研究》。研究发现社会组织通过组织管理变革、灵活寻求关系、形成关系网络等方式动态生产也被迫减弱自主性。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侯利文教授对论文进行点评,建议施雯婧进一步厘清“自主”概念并加强分析框架的构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刘伟研究员则认为,可在学理层面深化分析,完善文献综述部分,并加强对核心变量选取依据的说明。

历经两天的深入交流与研讨,第二十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圆满落幕。本次工作坊为学界搭建了高质量的对话平台,有效促进了组织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创新。会议汇聚的真知灼见,不仅展现了当前研究的深度与活力,也为组织社会学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张谷硕、施雯婧


上一条:研究生王怡青参加陕西省社会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数字技术赋能与数智社会”分论坛

下一条:硕士研究生王堉庆参加2025年社会学年会“第九届农业社会学论坛:国家、农业与文明”分论坛